最近,“原来近亲不能输血”这个话题在微博上成为了热搜,引发了网友们广泛讨论. 究竟近亲之间是否能进行输血?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,输血管理系统我们来看一下科学解释.
在输血过程中,有两种常见方式,分别是全血输注和成分血输注. 全血输注是将包含各种血细胞和血浆血液输给患者;而成分血输注则只输注病人缺少成分,比如可以输注浓缩红细胞来治疗贫血,输注单采血小板来治疗血小板减少等. 成分血输注相对更安全,目前输全血情况比较罕见。
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(国家生物中心)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陈艾莉告诉科普时报记者,如果亲属之间血型相同,理论上是可以进行红细胞等成分血输注。网上所说近亲输血存在风险,指是在输全血情况下,由于供者血液中存在白细胞,容易导致受血者患上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. 这种并发症在直系亲属之间发生率比无关供者高10到20倍,并且亡率高达90%.
陈艾莉介绍说,血液中除了运输氧气红细胞外,还含有具有免疫能白细胞(白血球). 白细胞通过识别白细胞抗原来区分细胞是“自己人”还是“入侵者”。在输血后,受者白细胞通常会排除供者白细胞,但当受者免疫能低下时,可能会误将与其相似度较高直系亲属细胞认定为“自己人”,而供者白细胞则会存活下来,将受者细胞当作“外来物”来排斥,从而导致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。
此外,陈艾莉还特别提到,除了直系亲属之间输血,夫妻之间输血也需要注意. “一般情况下,不建议丈夫给妻子输血,特别是对于还没有生育夫妇. 如果妻子接受了丈夫血液,她体内会产生针对丈夫血型抗原抗体. 当妻子怀时,这些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从而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发生”.
那么,要如何才能进行正确输血呢?陈艾莉说:“无论是谁给谁输血,最好方式是先去除白细胞,这样更加安全。事实上,发达国家都要求普遍去除白细胞,而我国大部分省市血液制品也会去除白细胞. ”陈艾莉还指出,目前完全去除白细胞最佳方法是对血液制品进行伽马辐处理. 伽马辐会白细胞DNA,使其无法进行. 根据我国《全血和成分血使用》标准,亲属之间输血需要使用经过伽马线处理血液,输血管理系统也就是辐照血. “这意味着,亲属之间并不是不能相互输血,只是需要经过特殊处理。”陈艾莉提醒大家,在进行输血时,还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:输注同型血;坚持最小剂量原则,能少输就少输;选择成分血进行输血,缺什么补什么.
总结:近亲之间输血是可能存在风险,尤其是在输全血情况下. 由于供者血液中白细胞可能引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,因此在输血前需要对血液制品进行伽马辐处理,去除白细胞,以确保输血安全. 此外,夫妻之间输血也需要慎重考虑,尤其是对于尚未生育夫妇。遵循正确输血原则,可以减少风险,确保输血效果和安全.